企業文化
/ Culture
淮鹽與中國戲曲
時間:
2021-12-07
瀏覽次數:

淮安、揚州交通便捷、城市繁華,府衙林立、市民眾多,各地藝人川流不息,演戲觀劇由來已久。

兩淮運司例蓄演出大戲戲班,分雅部(昆山腔)、花部(地方戲)。

大鹽商為自家娛樂和接官待客,蓄有家庭戲班。養人編劇,招聘名角,舉辦會演,年費巨萬。

園林筑戲臺,婚喪嫁娶,喜慶祝壽,年節廟會,帝王南巡,名士過訪,例皆進宴演戲?!胺ü某跚帽姌沸?,滿堂絲管沸華筵?!薄坝駱湟恍行掳搓?,霓裳三疊小游仙?!焙阄韬ǜ?,少有虛日。

乾隆五十五年(1790),高宗80壽誕,三慶班、四喜班、和春班、春臺班奉召入都演出,史稱徽班進京。四大徽班與漢調藝人合作交流,融合演變,于嘉慶道光間生成京劇。

京劇角色有生旦凈末丑,表演時唱做念打并重,多用虛擬程式動作。唱腔以西皮、二黃為主,用管弦樂器和打擊樂器伴奏。

兩淮鹽商在京劇孕育、催生過程中做出重要貢獻。

同治中,王錫純編成《遏云閣曲譜》,收錄87出折子戲念白唱腔。

揚劇、淮劇、十番鑼鼓流傳至今,列為文化遺產。

?

淮鹽與中國戲曲

京劇劇照